index3499拉斯维加斯_3499.com_3499拉斯维加斯

新闻中心News center
停车APP酣战“互联网+”
截至2014年底,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.5亿辆。汽车市场的活跃造成了交通拥堵、停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,停车难已成为降低居民幸福度的元凶之一。 停车作为汽车后市场中流量最大、频率最高的消费入口,已成为商家瞄准的下一蓝海。“互联网+”在用车市场的成功,使停车App迅速破土并肆意生长。据《华西都市报》报道,国内智能停车应用“趴趴停车”项目近日在深圳福田盛大开启。“创客中国”于近日也迎来了停车App的项目——轻松(熊猫)停车。停车App俨然已成为各大平台抢占消费入口的利器,是互联网+的下一个风口。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,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缓解了出行压力。在“互联网+用车”迅速发展的当下,日渐凸显的停车难题将人们的视线转向了具有高频次、高痛点、高粘性的智能停车O2O。来自《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》发布的数据显示,我国2015年汽车后市场营业额将超8000亿元。在庞大的汽车后市场中,“停车”作为最高频和最刚性的汽车消费需求,俨然成为资本进军汽车后市场的最好切入点。有人甚至不客气地将“互联网+停车”看作是包括汽车维修保养、美容、代驾、加油、保险、二手车拍卖等汽车后服务的流量入口,认为“得停车市场者即得天下”。由此看来,停车App带来的商业价值不言而喻。 “互联网+停车”这片蓝海无疑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掘金点,停车App破土而出并肆意增长,如:刚刚推出的趴趴停车、轻松(熊猫)停车、无忧停车都是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优势,通过整合线下资源,从市场细分领域寻求解决停车难的方法。群雄逐鹿的氛围让整个停车市场迅速升温。据调查显示,2015年1月至今,国内“互联网+停车”行业从业公司数量由原来的十余家直线上升至近百家,停车App混战蓄势待发。

2015/11/13更多内容

汽车后市场O2O第二次倒闭潮来临,剩者为王?
今年的冬天来的格外早,对汽车后市场O2O的创业者们来说,更冷的是投资者们只看不投的态度。钱已经烧了好几把,眼看着要火起来,眼看着又渐渐熄灭。如何说服投资人继续出钱?   仅仅隔了四个月,第二次倒闭潮已事态初显,预计在年底,又有大批O2O平台在钱烧尽之后难以为继,而不得不宣布创业失败。 事到如今,那些曾经野心勃勃的创业者才不得不承认:一,不是什么事情沾上“互联网+”都能火,取胜的关键在于壁垒;二、曾经幻想的一年“名震江湖”是过于骄狂了,路还得一步一步走,名声远扬着实不易;三、风口上飞起来的猪没有那么好当,没有翅膀的猪偶尔飞起来只会跌的很惨,想要飞一会儿至少要准备滑翔器吧。
E洗车每个月的洗车补贴要烧掉六七百万元,将洗车这种供需搬到了互联网上,并以低价和方便获得了一定的客户资源。然而,钱都花出去了却没有收买到人心,这是很多创业者头疼的问题,为什么呢? 以保养为例,保养虽痛,却是一个频次很低的消费。中国车主平均每年保养2次,半年痛一次,等到下次的时候也就好了伤疤忘了痛了,而一年之内的倒下的O2O平台不在少数,绝大部分车主即使享受到两次的优惠,也未必能培养出购买习惯。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在于,受补贴吸引的车主大部分为“伪客户”,靠这部分人还谈什么客户忠诚度呢?所以,大家冲着补贴去,补贴没了自然人气也就没了。而那极少部分的真客户呢?诸多同质化严重的平台并没有触动车主的购买G点。 站在了的风口上,的确猪也飞了一会儿,可是如何飞的更久呢? 说到底汽车后市场还是属于服务业,而线下的服务力是正是助力飞翔的翅膀。而大部分平台是没有自己的店面的,所以需要与线下的商家合作。所以选择了什么样的商家,有什么样的服务力,就决定了项目能飞多久。
  
从2014年10月到2015年4月,股市的热钱大量涌入资本市场,供养了一大批企业孵化器。随着资本寒冬的到来,投资者越来越理性、谨慎,按照此种趋势,O2O第二次倒闭潮必将在年底到来。但是现在谈“剩者为王”未免言之过早,即使平安过冬的平台也需得在壁垒、口碑、服务力上多下功夫,这样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芳心、入得了投资者的法眼。

2015/11/10更多内容

用美国四巨头数据,来看看汽车后市场看上去到底有多美
日前,国家出台政策将于2016年起终止汽车经销商在汽车后市场的技术准垄断地位,加上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、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,中国的汽车后市场正迎来一场变革,B2C模式、O2O模式你方唱罢我登场,涌现了诸如养车无忧网等一大批后市场品牌,一时间好不热闹。那么,汽车后市场的未来究竟看起来有多美? 一直以来,美国高昂的人工成本让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望而却步,因此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,DIY(自己动手)模式盛行。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DIFM(Do It For ME替我动手)模式的兴起,DIY模式的市场份额迅速被蚕食。而在这一过程中,伴随的是实体店连锁化进一步加强,连锁服务商实力快速增加,逐渐形成了以Advance Auto Parts、AutoZone、Genuine Parts(NAPA)、O'Reilly Automotive四家企业为第一方阵的后市场连锁服务商。 AdvanceAuto Parts(以下简称AAP) 按照2014年销售额计算,AAP以96.9亿美元的规模在四家企业中排名第一。AAP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汽车后市场的并购史,虽然AAP在1932年就已成立了,但直到1998年起才正式进入快速发展期,那一年AAP并购了一家名为西部汽车(Western Auto)的汽车配件经销商,从此走上了疯狂并购期,以“一年一小购、两年一大购”的速度快速发展。到2013年并购了知名的Carquest,终于成为北美第一大汽车后市场连锁品牌,截至2014年AAP的门店数有5372家。在商业模式方面,AAP力推DIFM模式,使得DIFM模式收入占比从2010年的34%迅速提升至2014年的57%。而同期DIY模式收入占比则下降至43%。 AutoZone 建立于1979年AutoZone,2014年销售额达到94.72亿美元,仅次于AAP为美国目前第二大汽车后市场配件经销连锁品牌,拥有接近5391家门店,雇员达到76000人。AutoZone目前的股价高达744.02美元,市值高达229.7亿美元,充分反映了AutoZone在行业内的强势地位。商业模式上,AutoZone目前仍以DIY模式为主要收入来源,其占比超过80%。与此同时,AutoZone也在努力提升DIFM模式的收入占比,2014财年共有3845家门店引入了DIFM商业模式,占所有门店数的71%。 O'ReillyAutomotive Inc(以下简称ORLY) 与其他几家企业相比,不论在年销售额还是在门店数量上,ORLY都有明显的差距,它以72.16亿美元排名四巨头中的第四位。但令人刮目相看的是,ORLY自1993年成为上市公司以来,创纪录地连续22年实现可比店面销售额、营业收入正增长,放眼全球这种业绩都足以令人刮目相看。目前,ORLY的股票价格达到251.63美元,市值高达近250亿美元。在商业模式上,DIY模式同样在ORLY的收入中占大头,占比达到58%,而DIFM模式占比为42%。不过ORLY认为DIFM是未来的发展趋势,他们将会继续大力提升DIFM模式的销售占比。 Genuine Parts(NAPA) 与其他三家企业都不相同,Genuine Parts(下称GPC)是一家地地道道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,因此其部门归属被列入了汽车及零部件,而非另外三家的专业零售。但其旗下却拥有面向消费者NAPA(全国汽车零部件协会),这些NAPA会员店都会得到来自GPC的配件供给,这为GPC贡献了53%净销售额。2014年Genuine Parts净销售额高达153亿美元,属于汽车后市场的NAPA的净销售额达到80.97亿美元,而6000家门店数量是四家中最多的。在商业模式上,虽然年报中并未透露DIY模式和DIFM模式的销售占比,但根据雅虎财经的报道,GPC的DIFM模式销售占比高达75%,DIY模式为25%。 以上粗略地概览美国汽车后市场及”四巨头”的相关情况,也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潜力。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仍处于爆发前期,业态与业务发展模式与美国有所不同,互联网电子商务和O2O等升级业态将主导中国后市场的发展。汽车后市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,难才有存在价值,仅仅靠洗车或卖轮胎机油等简单服务或标品销售,难以成为打开后市场健康成长阶梯的真正钥匙,如何建立效率和专业兼备的后市场品牌渠道,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,中国后市场的参与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。
 

2015/10/30更多内容

多方混战汽车后市场O2O
   资本催生大量车后O2O项目,但普遍存在商业模式单一、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。汽车后市场的巨大利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资本进入。《2013-2017中国汽车后市场蓝皮书》曾披露,中国汽车后市场将在2015年奉献超过7000亿元的市场规模,还可能在2020年形成一个超过4万亿元的大产业。     这一市场再融合上互联网趋势,就是现在大热的汽车后市场O2O(以下简称车后O2O)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2014年一年车后O2O领域的风投融资多达67起,总金额超百亿元。2015年随着又一批资本热潮的进入,这片蓝海已经掀起了血雨腥风,仅2015年上半年就有e洗车、车点点、卡拉丁等70多家车后O2O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。     挑战 资本创业群雄混战     这些布局汽车后市场的O2O创业项目,有些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上门维修、保养等单一服务,也有些则试图建立一条完整的后市场服务链条,例如青岛迪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致力于打造国内专业的用车服务平台,开发了易车行APP软件以及迪迪洗车,为广大车主提供洗车、维修、保养、加油、保险等与汽车相关的一系列全面、快捷的服务。     据了解,目前车后O2O模式主要有三种:一种是通过洗车这类较高频次的消费切入市场,其中又分为上门洗车和到店洗车,;另一种则从维修保养切入;还有一些APP 则是汽配用品垂直电商。     整体来看,车后O2O创业目前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。一方面是参与者众多,另一方面是成熟的创业项目鲜见,除了传统车店、汽配城,以及不计其数的路边店,尚未出现占支配地位的项目或巨头。     竞争激烈求突破     当前整个汽车后服务行业争夺激烈,免费洗车、上门维修、上门保养、发红包导流等招数层出不穷。然而当消费者还在各类免费活动中游离时,已经有不少烧钱的车后O2O开始关张。     有专业人士分析,车后O2O项目商业模式的多样性与盈利方式尚未理清,同质化严重;最致命的是因为大多数项目业务的单一性,消费者很难对某个平台产生黏性,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万劫不复。而上门服务除了要支付工人的人工费之外,还有其交通费、培训费,洗护修的工具也需要人手一套,有一些自营型的项目还在各个小区设立了自己的门店,这都对资金链有较高的要求,一旦链条断裂,关张倒闭就在所难免。     用户黏性成疑问     既然是和互联网结合的产物,车后O2O就一定离不开用户体验。从目前来看,这些服务至少解决了用户以下几个痛点:一、解决了洗护修的排队问题; 二、洗车时间、地点的问题;三、让整个洗护、保养过程更透明。     不过,正如上文分析所说,用户黏性以及信任度是个问题。不少消费者反映,这些APP用起来都大同小异,提供的服务质量区别也不大,“哪个优惠大、活动多就用哪个呗。”     对于一个O2O项目来说,线上的入口乃必争之地,初期通过砸钱的方式形成入口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做法无可非议。但目前车后O2O亟待解决的问题,是如何在繁杂且群雄割据的市场做好产品定位与确立差异化模式,垂直深耕,从而提高用户黏性,避免进入烧钱的恶性循环。

2015/10/30更多内容

战略合作 Strategic partner
合作伙伴 Partner
Baidu
sogou